當地時間3月16日,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稱,特朗普政府月初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在原有10%關稅基礎上再加征10%,美國大型零售商正全力應對迅速升級的貿易戰。他們采取的措施包括向供應商壓價、尋找替代貨源,甚至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。
零售商與供應商的緊張博弈
部分中國供應商透露,沃爾瑪、家得寶等零售巨頭提出了苛刻要求:要么大幅降價,要么將生產遷出中國,否則可能失去訂單。此舉甚至引發了中國官方的關注。《環球時報》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,商務部等部門已就沃爾瑪要求供應商大幅降價的行為展開約談。
零售商與供應商之間的激烈談判表明,特朗普的貿易政策正如漣漪般波及全球供應鏈,影響涉及數十億美元的消費者支出。
美國供應鏈管理公司ABC Group創始人喬·尤爾肯感嘆:“企業正處于高壓之下,驚慌失措。”他近期接到大量制造商咨詢,這些企業正面臨零售商要求將生產遷出中國的壓力。
3月13日,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在例行發布會上回應“沃爾瑪被約談”問題時表示,商務部已關注到相關報道,并收到部分企業的反饋。商務部相關司局已與沃爾瑪溝通,沃爾瑪也對此作出說明。
沃爾瑪方面證實了與中國商務部的接觸,稱正與供應商協商以降低消費者開支,并承諾與合作伙伴緊密協作,尋求不確定時期的“最佳解決方案”。
然而,供應商指出,許多制造商利潤微薄,價格談判常常陷入僵局。零售商則因擔心市場份額流失,不愿輕易上調零售價格。
例如,中國無縫服裝制造商榮利服飾銷售總監威廉·劉透露,2月10%加征關稅生效時,公司為沃爾瑪降價5%,利潤率因此縮水。
特朗普追加10%關稅后,沃爾瑪要求折扣升至10%,但威廉·劉表示公司無力承擔,沃爾瑪遂開始在中國以外尋找新供應商。塔吉特百貨首席商務官里克·戈麥斯也證實,公司正與供應商協商分擔額外成本,談判仍在進行。
供應鏈調整與海外采購
零售商的壓價促使中國供應商加大海外采購力度。美國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的一位高管透露,2月美國首次加征10%關稅后,家得寶要求一家美國照明和家居裝飾供應商承擔成本。該供應商同意提供為期兩個月的10%折扣,部分由其中國制造商分擔。
3月第二輪關稅出臺后,該供應商拒絕再次降價,轉而將生產轉移至東南亞以規避關稅,最終恢復向家得寶的原價供應。家得寶發言人表示,公司十余年來持續推動采購多元化,這一過程通常需要與供應商長期合作。
應對關稅威脅的復雜挑戰
零售商和供應商均表示,由于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,企業難以預測哪些威脅會落地、新關稅會波及何處,應對方案因此異常復雜。美國鮮花電商Bouqs在特朗普1月26日威脅對哥倫比亞加征25%關稅后,緊急召開周末會議制定對策。首席執行官金·托布曼透露,若關稅生效,Bouqs將與合作伙伴分攤成本。
美國市場鮮切花主要來自哥倫比亞農場,Bouqs通過亞馬遜旗下全食超市及直銷渠道銷售產品。他坦言:“我們的戰略重心此前一直在中國的供應鏈,從未考慮過哥倫比亞。”然而,哥倫比亞政府同意接收遣返移民航班后,特朗普突然轉變立場。金·托布曼形容此舉“猶如晴天霹靂”,尤其當時正值情人節銷售旺季。
隨著美國政府威脅對更多貿易伙伴加征關稅,企業擔心投入資源轉移產能后,新生產地可能再次面臨關稅風險。國際供應鏈咨詢公司總裁金伯利·柯肯德爾指出:“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存在關稅風險。規模大、財力雄厚的企業可通過多元化生產基地應對這一挑戰。”
然而,部分零售商和制造商認為,維持中國產能以確保產品質量更有價值。全球第三大零售商好市多的高管表示,盡管面臨漲價壓力,他們仍將繼續采購中國制造的戶外家具,因其品質優于其他產地。成本增加將由好市多與供應商共擔,部分轉嫁給消費者。
差異化定價策略
受關稅影響的商品價格不會全面上漲。零售商在制定定價策略時,會綜合考慮消費者日常購買的各類商品。他們可能對價格敏感度較低的商品(如服裝)提價,同時對香蕉、紙巾等高頻剛需品保持價格穩定。
塔吉特百貨首席商務官里克·戈麥斯強調“價格體系”的重要性。例如,公司堅持維持部分3美元圣誕裝飾品的售價不變,為此需通過提高圣誕襪等商品價格彌補利潤缺口。他指出:“定價策略遠非簡單傳導成本,而是需要精巧設計。”
免責聲明: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,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,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,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
咨詢熱線:0571-89882930 廣告合作:0571-89882930
展會合作:0571-88173216 投訴電話:0571-89882999
眾品家具網 zp1918.com 版權所有 2002-2018 常年法律顧問: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_傅國寶 經營許可證:浙B2-20210026 | 浙ICP備08015491號-8
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1902號